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本文来自First Round Review,他们准备的文章既讲故事,还同时向创业者提供可操作的建议,以助力打造优秀的公司。
2009 年,Farhan Thawar 加入 App 开发公司 Xtreme Labs 任 VP of Engineering 一职。那时候的 Xtreme 囊中已经有很多大客户,其中就包括了最大的社交网络和最热门的体育组织。而这些大客户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亟不可待地要在移动互联抢占先机。
无需赘言,移动终端一次次用数据证明了自己才是大势所趋。Facebook 公布其在美国日访问量的 78% 来自手机端,Twitter 是 75%。并且 Twitter 65% 的广告收入来自手机广告。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他们有限的时间和金钱资源使其不得不在移动化的道路上步步为营。今天的 Farhan Thawar 在 Xtreme 被加拿大公司 Pivotal Labs 收购后任 Pivotal Labs 的 VP-Engineering 一职,他谈论了创业公司在通往移动化道路上的 5 个误区。
误区1:在每个平台上建原生App(“Native App”)纯粹是种浪费
现实:如果你想要一个5颗星的App,不用挣扎了,5颗星是属于原生App的。
跨平台 App(Cross-Platform App)的好处无需赘述,这是个一劳永逸的工程,一次代码能在所有设备上使用。听起来简单,没错,Facebook,LinkedIn,甚至美国西南航空刚开始也都是这么想的。 但图方便的代价就是,很快 Mark Zuckerberg 就跑出来宣称对于 HTML5 (可使网页 App 实现接近原生 App 的体验效果)是个巨大的错误。Thawar 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是,在西南航空还在用跨平台 App 的时候,他参加的所有会议都把这个 App 作为 App Store 里最糟糕的案例拿出来讲。
“公司们取捷径的时候,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把最糟的用户体验留给了所有人“
三家公司后来都重新开发它们的 App。然而跨平台 App 仍对在时间金钱上都捉襟见肘的创业公司最具吸引力。他们过度依赖 HTML5,混合 App (“Hybrid App”)和跨平台工具包, 尽管它们都无法生成绝佳的用户体验,至少现在还达不到。每个看上去很美的解决方案都有它的弊端:
HTML5:跨浏览器兼容问题难以解决,导致最后需要对每个平台进行优化。
混合 App:其实就是原生 app 外壳封装的 web app,这种 app 会像网页一样整体刷新重绘界面,给人慢的印象。此外,应用本身和 web 界面间的沟通层通常较为复杂,也更容易出错。原生 app 无界面延迟,只重载数据。
跨平台工具包:要求每个平台有大量自定义代码,这样给每个平台写原代码更容易。
与其求广不如求精,把最热门平台的 App 写深写透才最重要。这又引发了另一个议论,究竟哪个平台能带来最大收益?当大多数公司都把操作系统 iOS 或 Android 放在首位时,调查结果令他们大跌眼镜。其实黑莓和 Windows Phone 的使用者才是一些公司的目标客户, 这一切都取决于你想要这个 App 扮演什么角色。为找到最佳平台就意味着要挖掘客户群的人口统计资料,从而发现用户们不同的使用习惯。例如 Android 用户和 iOS 用户就有十分不容的使用习惯。Thawar 认为要在完全攻克一个操作平台之后再拓展到其他平台,从时间和质量上来看,这都是做出一个好 App 的唯一途径。
误区2:我们已经有完善的后台支持App了
现实:你需要改变,升级或者完全重建后台以创造出最佳移动体验。
API 设计和实现对构建出运行优良的 App 至关重要。很多公司都体验到远高于网站的来自移动终端的访问量。试想,以银行为例,多数人或许一周都不会登录网银一次却可以每天浏览 50 次手机银行。你的后台设施可以从容应对这样大的流量吗?Thawar 记得曾有一个拥有优良网站后台的客户,在移动 App 上线后,才意识到服务器在处理每个请求时就需要往回输送 1.4MB 的数据,在这种量级的数据交换下优良的用户体验几乎不可能。
Thawar 给公司们应对类似问题的建议是:
将有效载荷最大化:最好的移动用户体验和最小的数据传输并。对于移动终端来说,好的 API 允许从服务器回传的最大的有效载荷应低于 4KB。
分页处理:任何类型的返回列表都应当支持游标类型和分页的结果(例如,我能够从第四页开始的 25 个结果)。
重试:
允许客户端向服务器多次发送相同的 API 请求以确保收到,而‘重试‘同样的 API 请求并不意味着向同一个服务器发送两个请求。低延迟:每一个 API 请求的延迟越小,App 的反应越敏捷。
每一个屏幕生成单个 API 请求:最完美的情形是移动终端的每个屏幕都只向后台发送不超过一个的 API 请求。允许在服务器终端多程序运行并回传数据以达到松散耦合。
误区3: 自己开发和外包给移动开发公司一样快。
现实:自己开发至少要多花4倍时间。
Tharwar 有着和各种公司合作的经验,甚至是最后不选择和他们合作的公司,他也都一一分类存档以积累经验。很多公司会来到 Thawar 的团队这里询问多久能做好一个怎样的 App。当从 Thawar 的团队里得知这个 App 需要 1 到 3 个月的时间后, 一些公司选择自己开发了。但等他们的 App 在 App Store 上线那至少是 1 年后的事了,4 倍的推迟属于正常范围。
很多团队都有自己的 HTML,CSS 或 JavaScript 的资源,但极少创业公司能有一个成熟的移动开发团队。选择自己开发 App 实则是在金钱和时间的权衡中选择了后者。但为什么开发 APP 要花创业公司这么久的时间呢 — Tharwar 认为创业公司忽略了最关键的需求 : 对口的人才。
多数公司都没有把增强工程师们在某一特定方面技能的时间算进去。当决定自己开发时,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出色的工程师,而是有移动产品开发经验,QA 和 UI 设计方面的专才。 并且这样的一支团队还要能达到高效密切的沟通。如果做不到,可能的结果是:错误的产品愿景,或是不完善的 QA 等等。
如果你决定找外包的 App 开发公司,那如何选择又是一个问题。你需要关注的对方的企业文化是否契合,相互间是否能建立起高效的沟通反馈,对方公司是否有相关经验。Thawar 认为双方能够高效沟通是最关键的。以 Chipotle 为例,这个大型连锁快餐店自 2009 年的第一版 App 上线后,直到 2013 年才推出第二版 – 四年的延迟归咎于沟通低效。不要忘记,使用者期待见到是一个性能和设计上的不断完善的 App。
Tharwar 给出的建议是,在挑选合作公司是关注以下问题:
从过往的项目和客户那里,他们在技术和经验上分别学到了什么?
能否和客户本身的研发团队共同开发?
他们熟悉“敏捷开发“(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吗,能否做到例如紧密协作,密切沟通,频繁交付新版本等等。
他们曾犯过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Tharwar 认为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 这是个关于诚实度和透明性的测试。也会让你对相互间的合作方式有一个初步的试水。
误区4:我如果把App的开发外包了,那我什么也不用做了。
现实:创业公司作为客户,也要密切参与到开发过程中。
最完美的情况是让双方每天坐在一起工作,App 开发公司才能够切实理解你究竟想要什么。对于 Tharwar 的 App 开发团队而言,他们的目标是尽早以及不断交付有价值的软件。对于客户方而言,通过和软件开发公司的合作也是一个积累经验和为未来自己开发 App 准备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移动开发团队甚至可以让你看清楚以后要雇佣什么样的员工,且在无形中提高你未来移动团队的质量。
误区5:一旦我把项目给这个开发团队,我就得永远依赖他们。
现实:你随时可以离开,也可以自己接管。
令人讽刺的一个现象是,最好的移动开发公司最后都销声匿迹, 因为他们教会了客户如何去建立自己的移动开发部门。“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让双方尤其是客户方的优秀的工程师们不断进步,当创业公司羽翼渐丰时,建立自己的移动开发部就不是难事了。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你需要一个理解你公司,产品并且把你的成功和他们自己的成功结合在一起的伙伴。这样的伙伴不仅能够祝你在移动业务上势如破竹,更能给整个公司的业务带来新的机遇。
[本文编译自:firstround.com]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5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